首页 专业领域 专业人员 新闻丨专栏 客户丨案例 社会责任 欢迎闪光的你
新闻专栏
The News
首页新闻专栏动态
在君伦,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
2025-09-19
37

在君伦的两个月,我完成了一场从“学院派”“实践派”的蜕变。作为一名即将升入大三的实习生,我怀揣对法律世界最本真的好奇与敬畏,走进了这个兼具理性与温度的地方。在此,我首先要特别感谢高级合伙人张亦南律师(南哥)、刘超律师(超哥),以及实习律师孙家珺(家珺哥)和实习律师王世鑫(世鑫哥),感谢他们整个暑期给予我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帮助。

640 - 2025-09-21T213319.531.jpg


实习期间,我承担了双重角色:一方面处理基础法律业务,另一方面协助品牌部门进行公众号运营。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,当代律师早已不再只是埋首案卷的传统法律人,而是需要跨领域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
最初接触法律实务,我面对的是一叠叠待整理的案卷——零散、无序,夹杂着各类已用印或未用印的文件。校园中我们探讨的是逻辑严密的判决推理,而现实中,案件首先呈现为一片有待梳理的碎片。在带教律师的指导下,我逐渐学会将每一份文件扫描、命名、编号、归档,建立起清晰可追溯的案卷管理系统。这个过程看似机械,却让我第一次触摸到法律的实体形态:它不是虚拟世界的法条推演,而是由无数细节与文书构成的、程序精密的庞大机器。

640 - 2025-09-21T213322.224.jpg

电话沟通则是另一门学问。起初,与法院的通话让我倍感压力。电话往往难以接通,即便接通,对方也多是冷静甚至匆忙的回应,而我却常因紧张而词不达意。后来我学会事先列出沟通要点:案号、当事人全称、进展阶段、咨询事项与预期目标。我不再机械地“询问”,而是尝试真正地“对话”。渐渐地,我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,也体会到沟通的本质是理解与共情——哪怕仅通过一通电话。

撰写法律文书让我有机会将知识付诸实践。我尝试起草简单的起诉状和答辩状,将课堂中所学的“大前提、小前提”运用于实际写作,却一度陷入机械堆砌法条和空泛说理的困境。在反复修改中,我意识到“法言法语”固然重要,但优秀的文书更需紧密结合案件事实,清晰、精准地传递观点。


640 - 2025-09-21T213324.766.jpg

而旁听庭审,是我实习中最珍贵的经历。坐在旁听席,我感受到法官与律师之间并非如社交媒体中所渲染的那般对立,更多是一种协作关系——法官借助双方的陈述查明事实。法庭不像影视剧里充满戏剧张力,却自有一种庄严与静谧。在这里,言语是有重量的,逻辑清晰可触,正义正是藉由每一个程序细节累积实现。

与此同时,在品牌部门的工作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。我协助撰写新闻稿,将律所的品牌活动转化为流畅清晰的报道。这锻炼了我另一种表达能力:不再局限于法律术语,而是学会用公众理解的语汇讲述故事。每月的新规整理则要求我在众多新出的法律法规、司法解释和监管政策中,捕捉与律所业务最相关的条款,提炼要点并撰写初步解读。这项工作让我养成持续追踪法治动态的习惯,也训练我在庞杂信息中迅速定位关键的能力。它让我深刻理解:法律人必须终身学习,因为法律的生命,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。

640 - 2025-09-21T213327.244.jpg


回望这段旅程,我终于明白了老师常说的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”。我体会到,法律不仅是辩论与判决,更是沟通、理解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;品牌建设也不仅是宣传与包装,而是有策略地讲述专业价值、传递律所精神。感谢君伦让我在实务中沉淀知识,在挑战中重新认识自己。法律之路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而我有幸在这里,迈出了坚实而明亮的第一步

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

23级国际经贸规则专业本科生-杨巧若


相关律师
王世鑫
实习律师
021-52865288
joius@joius.com
孙家珺
实习律师
021-52865288
jerry.sun@joius.com
联系方式